宇宙中有正粒子、有反粒子。哲學上有 thesis、有 antithesis. 有牛市就有熊市,有革命政權就有反革命份子。穩定狀態正反並存,互相敵視,也互相依賴。存在的價值,往往需要死敵來認證。
因此「正反->合」的辯證,不能只停在「合」;因為合不是穩定狀態。合必須催生與它對峙的「反」,才能成為穩定存在的「正」,否則就僅是個暫態、會自然萎縮。
讓我進一步剖析「正反->合->正反」的 life cycle:
起先,正反對峙既成,進入超穩定狀態。這時中間地帶是真空的、沒有生人的,毫無第三勢力的空間。經過一段頗長的時間,正反陣營內部出現裂痕,有人出走,另立山頭但不能持久、旋即如泡沫消失。這些貌似第三勢力的泡沫伴隨者外部因素引發的小小危機,會此起彼落一陣子。終於,外部因素引發的危機超過了現有結構的處理能力,使得人民對現有的正反陣營開始失去信任;「民無信不立」,這時第三勢力才遇到真正的機會,但也面臨真正的挑戰。
挑戰一、帶頭大哥的勇氣
總有無數葉公好龍的傢伙,平日感歎生不逢時,一旦歷史的浪頭真的興起,又臨陣退縮。第三勢力不能靠這些嘴砲酸民,必須有敢於投入身家一搏的人來帶頭。
挑戰二、創造新的對抗軸線的智慧
第三勢力初生,一方面忙於吸收整併盟友,一方面忙於擺脫舊勢力的拉扯,往往陷入泥沼,日久之後不免被人譏評為與舊勢力並無二致。然後第三勢力就像陷入流沙一樣,沒頂了。第三勢力必須創造新的對抗軸線,催生新的反派,才能把舊的正反勢力一併掃入歷史。這點非常不容易,簡直強人所難;然而這往往是第三勢力的成敗關鍵。
比如,第三勢力不能僅怯生生的說:”我們希望給人民另外一個選擇“;這種 me too 說法是失敗主義。第三勢力要幫助人民看到危機,把「選擇」轉變成「必要的決定」。第三勢力要不留情地總結舊結構之腐敗落伍之無可救藥,讓人民覺得與舊勢力繼續為伍是可恥的、留在舊結構是沒有希望的。
挑戰三、改變群眾所承擔的成本
群眾成長於舊的穩定狀態。舊的穩定狀態雖鬆動了,卻曾是安全感的來源;雞肋雖無味,總比空無一物好;這雞肋就是群眾加入第三勢力的成本。群眾盲目,但替自己算賬卻挺精明,因此第三勢力得讓群眾覺得這筆賬有賺。
政治成本有兩類:一是雞肋成本,如上所述;二是機會成本。第三勢力無法改變雞肋成本,唯一的方法是擴大機會成本,讓機會成本大於雞肋成本。
一般人如果活在超穩定時代,最好乖乖當個良民;受不了,就逃走、另尋新天地。活在泡沫時代,可觀望、趁機套利,但千萬別把身家投入泡沫。但如果活在危機時代,就不一定能繼續打安全牌;他評估風險承受風險規避風險的能力會受到很大的挑戰。對於喜歡在中間地帶遊走的人民,第三勢力要提醒他們認清時機。在危機時代,人民可以繼續觀望,直到舊的穩態被巨大危機摧毀,然後進入黑暗動盪時期;很不幸,這是歷史上經常出現的戲碼。或者,人民可以在舊的穩態全面崩潰之前,選擇加入新的軸線。成功的例子雖少,但確有,如明治維新(近代最偉大的轉型案例)。
謹慎的歷史讀者可能會提醒我:所謂新的軸線也有可能是新的邪惡力量的興起。我同意有此可能。但歷史設下一盤賭局的時候,當局者必須選擇。